2010年6月16日星期三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卷第四

尔时妙吉祥菩萨于中夜分。复为诸菩萨宣
说菩萨藏法门。告诸菩萨曰。诸大士。当须了
知菩萨藏法门。未有一法非菩萨藏摄。所有
世间出世间法。有为无为。若善不善。有相无
相。有漏无漏等法。皆是菩萨藏故。善男子。譬
如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有百亿四大洲。百亿
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大海。皆不离三千大
千世界所摄。菩萨藏法亦复如是。所有凡夫
法。声闻法缘觉法。乃至诸佛法。亦不离菩
萨藏摄。所以者何。声闻乘缘觉乘诸佛乘皆
同一故。譬如大树茎簳枝叶繁密茂盛皆一
本故。菩萨藏为本出生三乘法无异无别。其
量广大不可度量。譬如大海浩无边际。假使
阿修罗王诸药叉等。乃至诸大力士。欲酌其
海终不可知。诸声闻缘觉一切人天等众。欲
知菩萨藏法不可穷尽。诸有智者欲知菩萨
戒定慧法尚不能知。唯入菩萨藏者自所知
故。又善男子。譬如大海所居一切众生。唯饮
大海中水。不复知江河之味。修菩萨乘者唯
知菩萨藏法。不复乐声闻缘觉之道。善男子。
菩萨藏中强名曰三。谓声闻缘觉异故。但闻
四谛理趣证涅盘。是名声闻藏。但乐缘生理
趣证涅盘。是名缘觉藏。菩萨藏者证佛一切
智故。又善男子。当知声闻藏缘觉藏菩萨藏
平等无异。众生心所乐欲有三乘学。所以学
求声闻者。智慧狭劣无所容受怖轮回苦。于
四谛法深所乐欲。趣证涅盘求安隐故。乐求
缘觉者心有限碍。不能普为众生。无大悲心
行利他行。证彼涅盘以为究竟。菩萨摩诃萨
学菩萨藏。其量广大非声闻缘觉之所测度。
唯诸菩萨修学其法悉能了知。又善男子。声
闻缘觉唯乐自乘。修诸善根求二乘果。于菩
萨法而不能知。诸菩萨观声闻法。于四谛道
悉能证知。善能分别而不趣证彼果。观缘觉
法于十二因缘而悉证知。善能分别而不趣
证彼果。菩萨圆满诸行而尽通达。譬如清净
琉璃宝器内置诸物。咸同一色莹净无异。声
闻缘觉之法。入菩萨藏中本无差异。是故诸
菩萨摩诃萨。入菩萨藏已。见法平等无有差
别。无诸佛法相。无菩萨法相。无二乘法相。
于一切法无所思念。离诸语言文字。无表无
示。何以故。无相故不可观。无义故不可思。如
是学者摄一切智。善男子。是名菩萨藏。如是
通达自在无碍
尔时妙吉祥菩萨。于后夜分。复为诸菩萨摩
诃萨。宣说金刚句不退转法轮。告诸菩萨曰。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善说法者听闻解了。
说者听者。一切皆得不退转法。其无动转无
所散坏。善男子。不退转法。若乘若乘境界。若
佛若法若僧。皆是不退转轮。何以故。不退
轮者即法界故。不离法界之所生故。其轮无
转相。是名转法轮。无别无二即法界自性故。
善男子。是故修诸菩萨行者。应如是知。即得
解脱不退转轮。菩萨摩诃萨如是了知。如是
解脱已。当得如来之果。普能利乐一切众生。
于解脱门无二法可得。如来解脱相。一切法
解脱相。皆无异故。一切法无解脱相。亦无二
相。何以故。身非解脱心亦非解脱。二法自性
即解脱相故。一切法亦复如是。诸菩萨如是
了知。是即不退转轮。善男子当知。不退转轮
而无所转。何以故。色与色自性本无所转故。
如是受想行识。识自性亦无所转。诸法自性
皆无所转。是即不退转轮。其轮本来无所断
坏。非相非无相。非有所得非无所得。非说非
无说。无名无着
复次空无相无愿解脱门相。不可得分别之
法。从何所得。彼一切相犹如虚空无所依附。
诸法自性无依而住。是名金刚句不退转轮。
善男子。诸法空性不可破坏。彼金刚句离一
切见。当如是住空解脱门。彼金刚句离诸分
别。当如是住无相解脱门。彼金刚句离诸疑
惑。当如是住无愿解脱门。彼金刚句离诸有
着。当如是住法界。金刚句者离种种法。无我
无作无贪无着。自性安住清净涅盘。是名金
刚句
尔时妙吉祥菩萨即于是夜初中后分。为诸
菩萨说种种法已。是诸菩萨皆得此光明华
三摩地法门。彼诸菩萨各各举身。于毛孔中
出百千光明。一一光中出百千诸佛。彼一一
佛于十方世界。广为众生施作佛事
尔时摩伽陀国王严备种种饮食已。于其晨
朝来诣妙吉祥菩萨所。白菩萨言。今正是时
往受我供。菩萨受请王即还宫。是时尊者大
迦叶。乃于食时着衣持鉢。与五百苾刍欲入
王舍大城次第乞食。于其中路心生思念。我
今不入此城。当往妙吉祥菩萨所听受正法。
作是念已。即与苾刍众。同诣妙吉祥菩萨所。
到已欢喜礼敬问讯退住一面。尔时妙吉祥
菩萨告尊者大迦叶言。迦叶何故食时持鉢
住此。迦叶白言。我欲入王舍大城乞食故先
来此。妙吉祥菩萨言。我当施汝及同来苾刍
饮食。迦叶答言。不也菩萨。我今来此为听法
故。非求饮食。妙吉祥言。尊者当知。诸求道
者有二种摄养。一者饮食。二者妙法。迦叶
白言。如是大士世间有情。若离段食非所和
合。不能资养色身。何能听受妙法。妙吉祥菩
萨言。尊者当受饮食。我即施汝。其所施已不
离轮回。不证涅槃。非离异生法。非住圣道法。
何以故。所施能施无增无减。无法可生无法
可灭。无法可学亦无所得。是故我当施汝饮
食。迦叶白妙吉祥菩萨言。善哉菩萨是大施
主。如是施者是真布施
尔时妙吉祥菩萨作如是念。我今入王舍大
城。为摩伽陀国王作大佛事。作是念已。即时
入一切神通变化三摩地。于此三摩地中放
大光明。遍照娑婆世界见三千大千世界如
观掌内。所有地狱傍生诸有情类。蒙光照者
皆得离苦。无一众生起三毒心。亦无憎嫉怨
嫌之想。互相爱念如子如母。所有三千大千
世界。皆作六种震动。是时欲色界诸天子等。
皆来供养妙吉祥菩萨。奏百千种乐。雨天妙
华散其道路而为庄严。妙吉祥菩萨以神通
力。令其道路悉皆平坦犹如手掌。以无数珍
宝而严饰之。散诸妙华大如车轮。谓优鉢罗
华。俱母陀华。奔拏利迦华等。复以宝网幔
覆于上。布诸幢幡伞盖遍满虚空。复现七宝
之台及诸宝树。其宝树上皆吠琉璃宝而为
华果。以诸宝绳而为交络。一一宝树出微妙
香遍一由旬。其诸树间复有宝池金沙布底。
八功德水充满其中出诸妙华。谓优鉢罗华。
鉢讷摩华。俱母那华。奔拏利迦华等。复有鸳
鸯凫鴈之属游止其中。诸宝树宝台皆有妙
香闻者欢喜。一一树下有二十五大女。持栴
檀香而为供养。妙吉祥菩萨于其定中。现如
是等殊特事已出三摩地。即告尊者大迦叶
言。我今与汝同赴王舍大城摩伽陀王宫中
受食供养。耆年大德宜当导前我必从后。迦
叶白言。不也菩萨。大士具大智慧神通无量。
多闻辩才善说诸法。我佛世尊常所称叹。众
生见者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我于声闻众中
虽称耆旧无所堪能。何敢居前而行。愿从菩
萨之后。何以故。一切众生若发菩提心。一
切声闻缘觉己所不及。何况久行菩萨道者。
譬如师子之子初生即有大力。勇健轻捷无
所畏惧。其身香气为风所吹。群兽闻者无不
惊怖。乃至大象虽有大力。一切世间不能制
伏。闻初生师子之香亦生惊怖。众生若发菩
提心勇猛坚固。一切魔众生怖畏想。声闻缘
觉所不能及。诸菩萨摩诃萨闻佛说大乘法。
其心不动生大欢喜。而能作师子吼降伏一
切。是故妙吉祥菩萨。于真法中无有三乘。但
以菩提心而为尊长。一切善法从菩提心生
故。今菩萨前行。犹菩提心生无量善法。于
是妙吉祥菩萨居前而行。诸大菩萨左右围
绕。声闻之众皆从其后。离本住处入王舍城。
是时天雨众华。于虚空中奏百千天乐。放大
光明普照大众。于光明中雨众莲华。王舍
城中一切人民。见菩萨已皆生欢喜。持诸香
华而伸供养
尔时摩伽陀国王闻妙吉祥菩萨与八万大菩
萨众及五百声闻而来赴会。即作是念。我所
备办饮食五百。今此菩萨等众其数倍多。今
此少食如何充足。又于何处可容其坐。作是
念时。妙吉祥菩萨即敕多闻。天王及恭毘罗
大夜叉主。于刹那顷化童子形。诣于王前而
白王曰。大王勿生忧念。妙吉祥菩萨有大方
便。福德智慧不可思议。能以一食普供三千
大千世界一切众生。悉皆饱满食犹不尽。今
此八万菩萨五百声闻。其数不多何所虑耶。
何以故。妙吉祥菩萨。福德智慧本无尽故食
亦无尽。是时摩伽陀国王。闻是语已心大欢
喜适悦快乐。即于妙吉祥菩萨。起恭敬尊重
希有之心。与诸宫属持以香华末香涂香等。
作诸伎乐出迎菩萨。见已拜跪问讯散其香
华。前引菩萨入于王宫。是时妙吉祥菩萨至
王宫已。即告普照菩萨曰。善男子。汝当庄严
道场。今正是时。普照菩萨受其命已。以神通
力其王宫殿忽然广博严净。种种庄严无所妨
碍。悬诸华盖幢幡璎珞。严饰第一成大道场。
复告法上菩萨曰。善男子。汝可为吾敷置上
妙之座安诸大众。于是法上菩萨。作弹指相
而为召集。于刹那间有八万三千妙好之座出
现道场。种种珍宝而为庄严。其座周遍于
道场中亦无迫迮。尔时妙吉祥菩萨即就于
座。命诸菩萨声闻之众各就其座。于时摩伽
陀国王即前白妙吉祥菩萨言。惟愿菩萨大
众哀愍我故。从容小待饮食将至。尔时四大
天王与诸眷属来诣道场。礼敬供养妙吉祥
菩萨及诸大众。复有帝释天主。与诸眷属及
彼阿修罗眷属等。各各持栴檀末香。来诣道
场供养大众。复有娑婆界主大梵天王。变童
子相。与诸梵众左右侍者。各持宝拂来诣道
场。礼敬妙吉祥菩萨已住立其侧。诸来梵众
亦持宝拂。于诸菩萨及声闻众右侧而住。复
有无热恼龙王。来诣道场住虚空中。不现其
身垂诸璎珞。于璎珞中出八功德水。一切大
众用而无尽
尔时摩伽陀国王即作是念。此诸菩萨皆无
鉢器。当用何食。妙吉祥菩萨知王所念而告
王言。勿作是念。此诸菩萨不持其鉢。若须鉢
时。随其佛刹所有应器自然而至。王大欢喜。
即白妙吉祥菩萨言。此诸菩萨居何佛土从
何所来。愿闻诸菩萨所来国土及佛名字。妙
吉祥答言。大王当知。东方有国其名常声。佛
号吉祥声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现在说法。此
诸菩萨从彼而来受王供养。亦令大王得见
希有之事。应时常声世界。遣八万三千宝鉢。
以彼佛威神力故。及诸菩萨行愿力。其鉢从
空来此娑婆世界。至无热恼池。即时有八万
三千龙女。以八功德水净其鉢已。各各持至
诸菩萨前。是时摩伽陀国王见是事已。叹
不可思议未曾有也。心大欢喜。是时妙吉祥
菩萨即告王言。今诸菩萨应器已至。王当分
布饮食普供大众。时王即以所办种种饮食。
奉上菩萨及诸大众。是时道场大众咸悉满
足。无有一人乏少之者。观其饮食犹尚不尽。
王白妙吉祥菩萨言。希有大士。我以少食普
供大众食犹不尽。菩萨告言。大王真实之法
而无穷尽。食所从生亦无穷尽。是时诸菩萨
大众。饭食已竟掷鉢向空而住。无所动摇。王
白菩萨言。此鉢于何而住。菩萨告言。大王
真实之法有所住不。王曰。真实之法应无所
住。菩萨曰。大王当知。真法无所住。此鉢亦
无所住。鉢若无所住诸法亦如是。大王当知。
法性空故应如是住。尔时摩伽陀王供养妙
吉祥菩萨及诸大众已。住菩萨前生渴仰心
欲听其法。即白妙吉祥菩萨言。菩萨大慈可
能为我说希有法。菩萨告言。大王。希有法者。
假使殑伽沙数诸佛如来应正等觉。经百千
劫说不能尽。彼王闻已心生惊懅迷闷不乐。
是时尊者大迦叶谓其王曰。汝勿谓殑伽沙
数诸佛。不能宣说希有之法。妙吉祥菩萨亦
不能说耶。但以诸佛之法无所穷尽。非言说
之所能及。汝但当随所乐欲。问于妙吉祥菩
萨。而此大士无量善巧方便之力。必能为王
说希有法。闻是语已心遂醒寤。即白尊者言。
我适闻菩萨所说心生疑惑。承尊者言微当
醒寤。即前白妙吉祥菩萨言。菩萨如何殑伽
沙数诸佛。亦不能宣说希有之法。我闻是语
心无所措。惟愿菩萨决我疑惑。妙吉祥菩萨
告言。大王。殑伽沙数诸佛。非不能说希有之
法。法无所说是希有法。大王。当于一切法但
心无所住。其法不可说。诸佛如来亦不可说。
大王于诸佛世尊。有所见相耶。王言不也。又
问。心生可见耶。心灭可见耶。答曰不也。又
问。有为法无为法。真实法虚妄法。皆可见不。
王言。皆不可见。菩萨言。于一切法有所观相。
于一切法有所说耶。王言不也。妙吉祥言。大
王。由是义故。我作是言。希有之法。殑伽沙数
诸佛不能宣说
复次大王。虚空无相亦无动转。烟云尘雾所
不能着。虚空本性清净无法可染无法可净。
诸佛如来了一切法与虚空等。以是义故。殑
伽沙数诸佛说不能尽
复次大王。诸佛如来于无住相中。凝然不动
用而常寂。何以故。法无可迁。离处非处故。法
不可得。离诸取相故。大王当知。诸法非生亦
非无生。非大非小。非真实非不真实。非有想
非无想。无所作非无作。无智无愚。无取相非
不取相。非集非散。无来无去。非颠倒非离颠
倒。非即烦恼非离烦恼。非自然生非由他生。
大王。诸法如虚空无动转故。诸法无比等离
伴侣故。诸法无二相无差别故。诸法无有边
不可见故。诸法无有量非大小故。诸法无穷
尽常所转故。诸法广大遍法界故。诸法无所
住非内外中间故。诸法无分别离妄想故。诸
法是常无迁变故。诸法是乐无苦恼故。诸法
有主宰离妄执故。诸法是清净非垢染故。诸
法寂静常湛然故。诸法无所得离我相故。诸
法无可乐解脱相故。诸法无此彼离我取故。
诸法无破坏离种种相故。诸法一味同解脱
性故。诸法一相离诸异想故。诸法皆空离诸
见故。诸法无相相清净故。诸法无愿离三世
故。诸法非三世所摄。过去现在未来不可得
故。生死涅槃本平等。诸法皆平等。大王。诸法
既如是。烦恼疑惑可得生不。王言不也。诸法
皆空。烦恼疑惑其何有也。妙吉祥菩萨言。烦
恼无生法亦无说。烦恼性空诸法平等。生死
涅盘本平等。烦恼菩提亦平等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卷第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